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日本正式开始排放核废水,未处理核燃料碎片或将排入大海

添加时间:2024-01-24

/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

吵了好几年的日本核废水争议最终还是以“排放入海”结局,据日媒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核污染水排海的部分相关设备于3月17日开始运行。

前不久,日本共同社才曝出,福岛核电站的核燃料碎片当年未全部清理干净,如今很可能仍大范围分布在底部堆积物的表面[2],这些没有处理干净的核燃料碎片可能随核废水的配方一同泄漏,造成严重影响。

前有狼后有虎,小日子们没处理好核电站周围的放射性核燃料碎片,却迫不及待开始“废物再利用”了:将福岛地区滞销的大米制造成餐具和外卖包装盒,销往多地餐厅,誓要“为减少塑料垃圾贡献一点力量”[3]。

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

图注:福岛大米制成的餐具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日本核废水最终排放,是国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对此,日本在此之前做出承诺:排放的废水里,最主要的放射性物质氚将会被稀释到日本管制标准的四十分之一、WHO饮用水安全标准的七分之一以下。同时,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也同样会被大幅稀释,以确保人体和环境的安全[4]。

处理后依然含有放射性物质氚的核废水,为什么却能被允许排放?

因为氚释放的是低能量的β粒子,而且摄入的氚不会集中在人体的放射性敏感组织中,与许多其他放射性核素相比,它的毒性较低。而且随核废水排放,再进入人类生活中的氚大多为氚化水形式,而非有机结合氚,前者在生物体内的降解速度远高于后者[5]。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

图注:日本设计的氚吉祥物,属实是在试图弱化人们对核废水中氚的危害的认知

但是!即使是氚化水,也并非对人类完全无害。有研究表明,长期持续口服摄入氚化水会对生物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甚至比急性暴露危害更大[6],还可能导致不育和平均寿命缩短等[7]。

如果真的是极低氚浓度的氚化水,那么的确对人类的影响有限,但是人类接触到氚的途径并非只有氚化水,氚还存在生物富集的问题。

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图注:极低浓度的氚化水不可怕,可怕的是生物富集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浮游生物接触到氚化水后,能将氚化水转化为自身组织中的有机结合氚,而以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能进一步在体内积累有机结合氚,这样,氚的持久性、生物放大潜力、毒性和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也在不断积累和提升,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自然就成了氚的快乐老窝[8-9]。

更可怕的是,怀孕期摄入氚的妈妈能将体内的氚传给肚子里的宝宝,导致胎儿体内富集的氚浓度比妈妈还要高[5]。

综上所述,只有氚就能造成这么多危害,除了后的核废水真的如日本官方所说的那样,能让人放心吗?

日本核电专家、东京“原子力资料情报室”负责人伴英幸在接受我国央视采访时表示,日本官方所谓的“可饮用处理水”实为混淆视听,处理过程没办法100%移除核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很多放射性物质远远超过安全标准[10]。

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2011年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时候,大约73种放射性核素(如铯和碘的同位素等,包括衰变产物在内总共 135 种)被泄露出来[11],而伴英幸表示,核废水中除了氚的浓度不一定能得到保证,还有其他清除不干净的放射性物质[10]。

比如,这次的“未处理核燃料碎片事件”中发现的,能发出强烈辐射的铕-154,就有可能混杂在核废水中一同排入大海[2]。

国际环保组织也表示,福岛核电站所有者东电公司的用于处理核废水的多核素去除设施水处理技术(ALPA)既不能去除氚或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16。

日本核废水排放在即,我们无法确定排放的核废水里究竟藏了哪些放射性物质,但是考虑到日本曾有过的“背信弃义”和“一意孤行”令人担忧。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

日本核废水里的成分复杂不明,但其危害有多大,我们能从历史记载的核污染中找寻少许线索。

首先最相关也是最贴近的自然是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带来的直接影响。

根据计算模拟,这次核泄漏在日本境内造成较高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11]。

图注:根据模型计算估计的日本实体瘤发病和死亡风险

更多的核辐射影响体现在了当地动植物身上:

猴子们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骨髓中的脂肪组织含量上升,造血功能受到辐射影响[12],其他动物中也观察到受损淋巴细胞数量的激增和DNA损伤的年龄依赖性积累[13];

牛身体里的谷胱甘肽等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压力增加,血浆蛋白和酶水平发生改变[14];

蝴蝶遗传、发育和形态畸变,数量下降[11];

石斑鱼等底层鱼类身体里放射性铯污染期较长,经过4年的降解仍然可以检测到[15];

植物生长形态异常[11]。

……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图注:日本福岛核电站

福岛核电站带来的影响已经足够骇人听闻,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更多核辐射对人类的影响,不妨再看看更久远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

图注:发生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37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带来的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除,据文献记载,受辐射影响的当地居民和核电站工作者存在身心健康问题,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并饱受非典型衰老问题的困扰[16],还有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和癌症,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也很高[17]。

从微观分子机制的角度出发研究,他们的DNA表观遗传和端粒也受到了影响[18-19],因为辐射延长的端粒却导致了受损细胞的长期增殖,所以非但不能延寿,还指向更高的癌症发病率[19]。

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

图注:被辐射者的DNA甲基化频率相对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表观遗传发生改变

除了上述核污染影响的真实记载可供参考,还有研究用人间充质基质细胞探究了低剂量辐射的影响,发现能诱导细胞衰老,并损伤自噬过程[20]。

表观遗传改变、端粒影响、基因组不稳定、自噬损伤……从核辐射带来的真实的影响来看,核废水将来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可见一斑,日本肆意排放核废水,是无异于投毒。

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应对切尔诺贝利事件带来的破坏,相关国家花费了数十年时间和大量的人力财力来处理,他们甚至投入了60余万人参与消防和清理,并在被销毁的反应堆上方修建了一座钢板结构的“石棺”阻挡放射性尘埃。

相比之下,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量虽远不及切尔诺贝利,但造成的危害一样不小,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其实日本完全能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三个国家一样,每年投入大量金钱和人力去处理核污染,但是他们偏偏选择了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将积压了十余年、百万余吨的核废水排入大海。

但是想不到吧,这其实并非日本第一次向大海中排放核废水。

2011年的核电站故障后,因为担心更严重的核电站破坏和核泄漏,工厂经理下令使用海水作为冷却介质,于是,高放射性污水被排放到太平洋,且在事故发生后三年多的时间里,福岛核电站还一直在向陆地和海洋排放核污染[11]。

进入海洋的核污染随着洋流开始扩散,这些放射性物质首先跨越整个太平洋来到美洲西海岸[11],再继续前进到达欧洲和亚洲其他区域,日本另一面的我国反而是比较迟受到影响的;同样,进入大气的核污染也是第一步来到北美洲,再扩散稀释到全球[11]。

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_日本排放核武污水

图注:福岛核污染的大气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融在海水和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还有大量核污染进入了生物体内,以食物的形式流通在世界各地[5]。

讽刺的是,当初支持日本排放核废水的美国可能没有意识到,早在2011年,来自日本的核污染就已经荼毒了美国人民。

1962年,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问题正式引人关注,经典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应时出版,描述了一个因为科技发展遭到环境污染、没有虫鸣鸟叫的春天。而核工业的发展和某些国家的不道德行径却可能将“寂静的春天”变成现实。

我们没办法左右日本当局的想法,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抵抗来势汹汹的核废水污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对这件事情的了解多一点,再多一点,才能在被迫接受的时候更好地保护自己。

——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

日本排放核武污水_日本排放核污水画面卫星_日本排放核污水模型

参考文献

[1]

[2]

[3]

[4]

[5], J. D., , A., & , B. E. (2002). in dose for of water and bound forms of by of the . , 98(3), 299–311.

[6], G., , R. N., & , P. N. (1985). in the ovary acute and low-level to mice in vivo. of and in , , and , 47(2), 197–203.

[7], D. F., , J. F., , J. H., Ward, J. M., , J. W., & , E. A. (1975). and life-span of to . II. Rats in utero. of the , 55(5), 1165–1169.

[8], D., , K. S., , T. A., , J., & , P. (2001). of (3H) by and in the / (UK). , 42(10), 852–863. (01)00039-x

[9], B. C., , G. E., Moody, A. J., & Jha, A. N. (2011). - and of forms of in the , . (, Essex : 1987), 159(1), 274–280.

[10]

[11]Aliyu, A. S., , N., , T. A., Wu, J., & Ramli, A. T. (2015). An of the and of the Power Plant (FDNPP) . , 85, 213–228.

[12], Y., , T., , Y., , M., , Y., , M., Uno, T., , S., Saito, A., , H., Kino, Y., , T., , H., & , M. (2018). of ( ) in the area by the Power Plant . , 8(1), 16748.

[13], A. J., , M., Redon, C. E., , Y., , H., Abe, Y., , S., , T., , E., , W. M., & , M. (2017). The DNA in and the Power Plant . , 187(5), 630–636.

[14], Y., , K., Endo, S., , K., , Y., , G., , T., Kino, Y., , Y., , M., , M., , H., Abe, Y., , T., , H., , E., Arai, T., & , M. (2016). of and in the Ex- Zone of the Plant . PloS one, 11(5), .

[15], K., & , S. (2016). on the Long Half-Life of (137)Cs in Fish Based on Field after the . & , 50(4), 1804–1811.

[16]Gunko, N. V., , O. M., , K. M., , N. V., & , S. V. (2021). SOME OF LIFE OF IN THE ZONE IN . 'NOSTI V 'S'KIĬ ZONI UKRAÏNY. ta , 26, 141–161.

[17]Reste, J., , G., , T., , N., , M., , N., , D., , J., & , E. (2014). in in the late after the . of , 55(6), 1089–1100.

[18], N. S., , N. S.h, & , A. V. (2016). of gene in blood in long term after . , 146, 10–17.

[19]Reste, J., , G., , T., , N., , M., , N., , D., , J., & , E. (2014). in in the late after the . of , 55(6), 1089–1100.

[20], N., Del , S., , S., Di , G., , S., , M., , G., & , U. (2015). Low dose of human cells and the . , 6(10), 8155–8166.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zhonghuanews.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