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同煤污水处理厂 为民造福 为国分忧苦建设新型能源集团

添加时间:2024-01-22

/

为民造福 为国分忧苦建设新型能源集团

2006年07月10日05:37 中国证券报

为民造福为国分忧苦建设新型能源集团

54岁的刘随生和煤炭打了半辈子交道。从16岁进入大同矿务局成为一名采煤工人开始,他就再没有离开过煤炭领域。30多年来,他既担任过煤矿的基层领导,带领煤矿工人在一线奋勇拼搏;也担任过省级政府煤炭主管部门的一把手,为煤炭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而如今,作为我国第二大煤炭集团的当家人,他又带领20多万员工踏上了新的征程,为将大同煤矿集团(以下简称同煤集团)建设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大型煤电化新型能源集团而运筹帷幄。

与刘随生交谈,你会发现,作为企业家,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如何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他的心目中,几乎同等重要的,是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民造福,为国分忧,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只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飞,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因如此,在访谈中,他不仅不避讳煤炭业所敏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问题,而且还处处着眼于此。

这样一位立足现实,而又心存高远、胸怀宽广的企业领导人,提出要把同煤集团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集团,自然是顺理成章。更重要的是,通过访谈的字里行间,我们更可以切身感受到同煤集团实现这个目标的清晰路径。

借力资本更上层楼

核心优势直面竞争

2006年,对同煤集团而言,注定是其在资本市场上挥斥方遒、意气风发的的一年。5月,同煤集团圆满公开发行9亿元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闪亮登场;不到一个月,其控股子公司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同煤业)又获准发行不超过2.8亿股A股,甫一登场,就成为新老划断后沪市首家IPO公司,从而引领一个时代的开始。A股上市之后,大同煤业还将赴港上市,计划融资约20亿港元。拓宽融资渠道,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这是同煤集团的既定战略方针。

笔者:刘总,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祝贺大同煤业此次发行上市圆满成功。我们了解到,同煤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特大型煤矿集团,50多年来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您首先向投资者简单介绍同煤集团的基本情况,并请介绍一下大同煤业在同煤集团中的地位。

刘随生:同煤集团前身是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57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同煤集团逐步发展成以煤炭生产为主,煤电、煤化工、煤机制造等多元化发展的特大型能源集团,是国家确定的512家国有重点企业、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

目前,同煤集团以山西省北部的大同、宁武、河东煤田资源为基地,拥有煤田总面积6157平方公里,总储量892亿吨,总资产405亿元。57年来,同煤集团累计生产煤炭14亿吨,上缴国家利税193亿元,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同煤集团的产销量多年来在我国煤炭企业中居于前列,2005年,集团原煤产量更是突破亿吨大关,成为我国第二个亿吨级煤炭企业。集团公司本部采煤机械化达到99.37%,掘进装载机械化达到100%。

大同煤业作为同煤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在集团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集团核心产业中的核心企业,也是同煤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自其成立以来,集团公司就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将优质资产煤峪口矿、同家梁矿、四老沟矿、忻州窑矿等4个煤矿注入公司。不仅如此,集团公司还与其签署协议,将根据资金状况、发展需求和市场时机,逐步将集团的全部煤炭生产经营性优质资产注入大同煤业。同时承诺,在大同煤业本次发行上市5-10年内,最迟不迟于2014年,使其成为集团下属企业中唯一经营煤炭采选业务的经营主体。同煤集团永远是大同煤业的坚强后盾。

笔者:同煤集团积极推动大同煤业上市的初衷是什么?

刘随生:去年国家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上市融资,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发展。这是我们积极推动大同煤业上市的政策背景。

煤炭行业是基础性行业,具有项目投资大,建设、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增加负债来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需求不利于企业的全方位发展。拓宽融资渠道,改善公司负债结构,是同煤集团的既定战略方针。而股权融资既可以缓解资金需求、降低财务成本,又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有积极推动大同煤业上市的现实需求。

笔者:您刚才提到了核心竞争力,在小煤矿遍地开花、市场无序竞争的情况下,同煤集团是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自身地位的?

刘随生:同煤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坚强的领导团队、合理的产业结构、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我们有一支讲团结、能吃苦、精通技术、善于管理的领导团队,这是同煤集团最为宝贵的财富。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坚强的领导团队,同煤才能够顺利克服前几年的困难,带领全体员工大力推进“扭亏脱困、调整重组、壮大发展”三步走战略,使同煤集团呈现出人心齐、干劲足的好局面。

非煤产业比例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曾是同煤集团发展中的软肋。为解决这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煤坚持以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结构调整,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现在同煤集团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煤机制造五大产业进展顺利,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这些年来,同煤坚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先后完成了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开展了冲击地压综合防治等多个课题研究,使同煤的技术在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水平。集团忻州窑矿因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解决了一个个安全生产技术难题,全矿已经连续42年没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管理是基础,管理出效益,管理求发展,既要“管”好企业,又要“理”好企业。这些年来,同煤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经营管理,管理体制日益完善,各项经营指标因此得到了大幅提升。

实施科技同煤战略

兼并重组长袖善舞

历史记录着这样的数字:1985年,同煤原煤产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大关,2003年,同煤原煤产量突破5000万吨大关。从3000万吨到5000万吨,同煤用了18年时间。而2005年,同煤原煤产量一举突破亿吨大关,从5000万吨到1亿吨,同煤仅仅用了两年时间。这,正是同煤集团实施科技同煤战略结出的硕果。

笔者:煤炭业的科技含量并不为多数人所知,而同煤集团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有目共睹。到目前为止,同煤都取得了哪些重要技术成就?

刘随生:同煤集团非常重视科技工作。自大同矿务局成立以来,同煤共完成1000余项技术创新,其中200多项成果在国内同行业名列前茅,有的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共获得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9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3项,省部科技进步奖78项。这些科技成果填补了国内煤炭生产技术的多项空白,使同煤集团科技贡献率达到37%,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至尊荣誉———“奉献杯”。

同煤集团在加大煤炭主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同时,还增加对电力、煤炭伴生物、煤炭深加工等煤炭下游产品的研发投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产品,有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了集团公司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为集团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笔者:目前我国煤炭工业技术发展现状如何?与同行业相比,同煤集团在煤炭工业技术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刘随生: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我国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煤炭安全事故频繁、煤炭工业粗放式发展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等方面。但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煤炭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比如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成效卓著,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领先和一流水平的特大型矿井,研制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采、综掘和矿井运输成套装备。此外,随着选煤新工艺和新装备快速推广应用,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矿井施工建设工艺和装备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洁净煤技术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同煤作为特大型煤炭企业,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并为此投入巨额资金。2000年以来,集团公司已投入54亿元用于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等,仅2003年,同煤就投入科研经费近3亿元,开发了高水平的项目,为引进推广应运国内外实用新型技术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工作。总体而言,同煤在煤炭工业技术上处于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笔者:我们了解到,自2000年来,同煤集团一直在大力实施“科技同煤”战略,公司目前的技术优势与此密切相关。那么,同煤实施“科技同煤”的宗旨是什么?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刘随生:提升煤炭产业技术水平,推动民族煤炭工业现代化,这就是“科技同煤”的宗旨。“科技同煤”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同煤集团实施和完成了包括矿井开采、装备、环保、节能等300多项课题的技术创新工作,其中重大科技项目15项,创直接经济效益近6亿元。“大同‘两硬’条件短臂综采装备与技术研究”课题的完成,填补了老矿安全开采边角煤、小块段煤的技术空白,同时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此项技术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硬条件大采高采煤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被评为2003年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建立健全科技网络,为企业开展科技工作奠定技术基础。同煤集团建立健全了各级技术研发体系,创建了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2001年12月经国家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了山西省首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此外,同煤集团在我国煤炭企业中首家设立了科技开发基金,并制定了完善的科技开发申请、立项、实施、评定、推广的管理制度。

积极开展国内外技术合作。同煤集团先后与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专家学者进行了课题合作及学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及设备。此外,同煤集团还积极跟踪国内最新科研成果,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等100多家单位进行合作和交流,提出并实施起点高、适应性强的技术攻关及科研课题,提高了企业科技水平。

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同煤集团将科普工作有机地与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

笔者:为提高我国煤炭业的整体竞争力,业内购并整合不可避免,并将持续进行。作为我国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同煤集团在这轮调整中将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

污水厂处理同煤矿的区别_同煤污水处理厂有几个分厂_同煤污水处理厂

刘随生:目前,全国小型煤矿约有2万多处,占全国煤矿数量的88%以上,但单井规模很小,平均仅4.2万吨/年左右。煤矿规模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市场竞争无序,煤矿事故频发。

为改善我国煤炭行业规模结构,加快推进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去年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七部委又于日前联合下发了《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提出,到2010年,要将全省矿井总数控制在2500个以内,百万吨以上煤矿产量占全省原煤产量的比重达80%以上。因此,我国煤炭行业的新一轮兼并重组已经不可避免。

同煤集团作为特大型煤炭企业,将坚决贯彻执行这些文件的有关精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紧整合晋北煤炭资源,有重点地做好收购兼并中小煤矿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同煤的综合实力。同时,要运用先进技术加快对重组中小煤矿的改造,提高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增强安全生产水平。2004年以来,同煤集团已投资10多亿元,对新参组矿井实施改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使它们的资源回收率平均提高了50%,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降低。其中轩岗煤电公司破产重组后,通过技术改造,年产量由2001年的40万吨提高到了2005年的370万吨,5年产量翻了9倍多。右玉、铁峰矿由年产量8万吨的小井,通过技术改造,两年的时间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如今,这些中小矿井已成为同煤集团煤炭生产的重要力量。

履行安全神圣职责

争做优秀企业公民

煤炭安全生产关乎国家稳定、社情民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省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了特大透水事故,57名矿工被困。正在北京开会的刘随生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赶回公司,并派出了3000多人的救援队全力抢救。他明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援救被困矿工。尽管事故煤矿并非同煤集团所属,但刘随生深深牵挂着所有矿工的生命安全,以员工生命为重,加强安全生产建设,是同煤集团多年来的执着追求。

笔者:山西省左云县5·18特大矿难再次向人们敲响了警钟:煤矿安全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问题的整体形势如何?

刘随生:小煤矿始终是煤矿安全的心头大患。我国小煤矿数量2万多处,其产量只占全国的一半不到,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小煤矿安全意识差,投入不足,所以一旦发生矿难,往往就是特大事故。

由于煤矿事故多,死亡人数多,造成了我国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不但造成国家财产和矿工生命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实际上,这些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以往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集中暴露。

国家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煤矿安全问题,“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煤炭重特大事故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25%,百万吨死亡率要降到2以下。国家安监局也提出要标本兼治,使2006年成为安全之年。

对同煤集团而言,保护每一个矿工兄弟的生命,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尽管发生这起事故的不是同煤集团矿井,但被困的都是矿工兄弟,生命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因此,我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指示同煤集团要不惜一切代价援助抢险,解救被困的矿工兄弟。集团随即成立了抢险搜救指挥部,安监、机电、通风、地质、仓储和矿山救护大队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在这次抢救行动中,同煤集团有三个煤矿停产。但我认为只要能救出被困矿工,付出多大代价都是值得的。

笔者:同煤集团的百万吨死亡率由“九五”时期的0.33降至“十五”时期的0.188以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煤集团是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建设的?

刘随生:尽管同煤集团的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我们的目标是零死亡率,因此还要继续努力,确保每一位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

同煤集团十分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在集团内部大力宣传“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带着感情抓安全,珍爱生命保安全”的企业安全理念。抓安全问题,有两点很重要,一是预防,二是落实。安全问题人命关天,不容务虚,也不能事后弥补。这些年来,同煤集团从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管理、安全投入等几个方面来狠抓安全生产建设。

首先,推进安全法制建设,用法律、法规、制度来规范企业、职工的安全行为。同煤集团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特别指令》,成立了专门的安监部门,以加强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责任制和事故追究制,确保建立起有效的安全制度体系。

其次,加强科研工作力度,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安全质量标准。同煤十分注重安全领域的科研工作,特别是针对煤矿开采条件进行研究,定期修编地质报告,掌握地表和小煤窑的动态变化和分布情况,加强各种安全仪器仪表的管理,保证其准确,为矿井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此外,同煤集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对安全质量标准化不断投入,推广使用新技术,新装备,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再次,加强职工的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近年来,同煤集团在内部进行了“一通三防”、“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通风员”等安全培训活动,并且做到培训一个合格一个。此外,同煤还注重借鉴和吸取国外煤炭企业先进的安全技术知识,举办了为期两天的“中澳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试验班”,组织各生产矿分管安全的副矿长及一线区队长参加培训。最近,我们正筹备成立同煤大学,将建立万人培训基地。

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造福子孙利国利民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大局。但长期以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废弃物的生产模式,造成我国煤炭资源衰减、污染严重、生态承载力脆弱等严重社会生态问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使煤炭工业尽快步入资源回收率高、安全有保障、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引得业内深思。同煤的初期实践经验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笔者: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是业内外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煤炭循环经济是不少大型煤炭集团的重要目标。为子孙后代造福,是煤炭人的最大心愿。同煤集团对此如何实践?

刘随生: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在体制、资源、安全、环境和转产发展等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煤炭工业和一些产煤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尽快使我国煤炭工业步入资源回采率高、安全有保障、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要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强化煤炭行业管理;二是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机制;三是深化煤炭企业改革;四是推进资源市场化管理;五是建立煤炭开采综合补偿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六是建立煤炭企业转产、煤炭城市转型发展有效机制。

同煤集团一直大力提倡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应该说,煤炭循环经济代表了中国煤炭发展的新方向,同煤集团通过资源整合,调整结构,再造产业链,形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使每一吨宝贵的煤资源发挥出高效、经济的效能,在将煤炭资源“吃干榨尽”同时达到开发一批矿区、留下一座花园。

笔者:同煤集团的煤矿循环经济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为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同煤集团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哪些重要经验?

刘随生:同煤集团发展煤矿循环经济集中体现在塔山工业园区项目中,这也是大同煤业本次募集资金所要投入的项目。

塔山项目依托矿井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充分发挥煤炭及其伴生资源丰富的优势,把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资源合理开发、产品深度加工、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采用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矿井生产原煤经过洁净洗选,洗精煤对外输送,洗选排放的煤矸石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原料进行发电,发出的电力作为整个园区的电源之一,电厂产生的热量解决当地居民的供暖。对洗选排放的高岭岩进行深加工,作为造纸的原料。把高岭岩厂和电厂排出的粉煤灰作为水泥厂、砌体材料厂的原料。对矿井排放水、生产生活废水利用污水处理厂,全部回收净化,复用于电厂供水。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煤炭资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

经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实现了产品的高附加值,变废为宝。塔山工业园区矿井和洗煤厂采用国内外领先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产业链条完整,机械化、现代化程度居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提升了区域经济科技层次,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区域经济环境质量的改善。

笔者:作为煤矿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您认为发展煤矿循环经济对我国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意义?

刘随生: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三个基本原则,与当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脉相承。循环经济的最本质特点就是在主产业链上向前向后延伸,实行闭合循环发展,就是将上游产生的废物作为下游的生产原料。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每年产生的巨量煤矸石、瓦斯等废弃物,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煤炭企业、资源型城市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的一些资源型城市是先有矿,后有市,因煤而兴、因煤而走向辉煌,同时也因煤炭市场下滑而陷入困境,这给煤炭资源城市的转型带来严峻挑战,走循环经济之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煤炭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

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把煤炭生产和消费纳入到煤炭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之中。例如瓦斯是危及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难点问题,如果加强对瓦斯的利用,探索瓦斯发电等技术,就能既解决长期困扰煤矿安全的瓦斯隐患,又能实现化害为利,真正使煤炭行业从生产到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同煤集团“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刘随生:早在2003年,山西省就制定了《关于做强做大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方案》,总体思路是以大同、宁武煤田资源为基地,以大同动力煤为品牌标志,以大秦、京包、京原、朔黄铁路为依托,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手段,将同煤集团建设成我国最大的煤电企业,并进入世界10大煤炭企业行列。

据此,同煤集团研究制定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煤炭产销量达到1.5亿吨,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非煤产业收入达到125亿元。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同煤将大力发展煤矿循环经济,在“量”上取得突破的同时,更注重提升“质”,努力将同煤建设成一个既有规模又注重安全生产,既强调当前效益又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煤电化新型能源集团。

根据目前同煤集团的发展态势,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充满信心。

同煤集团成立57年来,累计生产煤炭14亿吨,上缴国家利税193亿元,特别是2005年,它的原煤产量首次突破亿吨大关,成为我国第二个亿吨级煤炭集团,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在刘随生的率领下,20多万同煤人正以科技创新为基石,以安全生产为支柱,以环保为原则,以效益为先导,坚持走现代化、集团化、洁净化、多元化、国际化之路,力争将同煤集团建设成商品煤基地、出口煤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市场投资主体,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大型煤电化新型能源集团。

看过去,可以知道未来。我们已经见证了同煤集团几十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的行业专注精神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坚信,借力资本市场,同煤集团将如虎添翼,最终胜利实现新时代的战略目标。

□ 曹铁 徐建军

—企业形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zhonghuanews.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