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中国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

添加时间:2024-02-26

/

生态环境承载是生态承载力与环境承载力概念的复合,指的是:某一地域在某个时间段内,在不破坏该地域生态系统(包括资源与环境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之上,在满足一定的社会生活水平前提下,该地域所能容纳和承受的一定的人口数量下的活动强度。

生态环境承载力就组成要素而言,包括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和污染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客观性是指在一定的实际状态下,某一地域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衡量和把握的,而主观性是指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和水平因人类社会行为的内容、规模、速度和强度的不同而不同,人类可以通过自身行为,特别是社会经济行为来改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控制其变化方向。

生态系统的供给,受到自然容量的限制,虽然通过投资和运用某些技术手段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承载能力,但自然容量本身的有限性无法得到根本改变。

人类发展离不开水、食物以及能源。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每年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已超过了它的可再生能力。2008年,人类需要一个半地球,才能吸收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生产其所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中国的生态系统正在承受着巨大并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发展压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之初,中国就明确提出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环境承载力_生态承载力分析_承载力生态环境分析

当时所提出的生态平衡,更多的是站在保护自然的角度,要维护生态供给的稳定性。因为此前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不但没能实现利用自然空间、得到更多产出的目的,反而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下降。

中国在快速工业化的进程中,经济重心转向了工业制造业,大规模地开采、使用矿产和化石能源,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更加严重,一些生态系统甚至受到了毒化。

生产力提高了,物质更加丰富,但水资源受到了污染,土壤被重金属污染,还残留着农药,空气污染严重。

建设生态文明,是要建立在生态环境承载力基础之上的,只有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才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日益增长并快速工业化的生活和生产过程正在消耗着各种各样的能源,并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污染物也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生态系统,破坏或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生产力。

尤其是化石能源的大规模超强度利用,加大了可持续发展难度,引发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下,统筹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协调性任务更加艰巨。

目前,中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已经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成为中国现如今面临的最突出的挑战。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zhonghuanews.net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